一边是紧急手术,一边是血液透析——这不是电影场景,而是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手术室里真实发生的“生死时速”。34岁的小夏(化名)怎么也没想到,因为自己多年来对健康的不在意,竟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。
小夏是一位尿毒症患者,维持血液透析已有3年。一天,她在家突发剧烈腹痛、呕吐,甚至停止排气排便。8月20日,她被送往李惠利医院急诊,CT显示“小肠梗阻”,必须立即手术。
更危险的是,检查发现她的血钾高达7.1mmol/L(正常值为3.5-5.5)——严重高钾血症随时可能导致心跳减慢甚至骤停。而尿毒症患者本身肾脏排钾能力极差,手术风险极大。
这一切,其实早有伏笔。
7年前,小夏就因为身体检查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、高血糖和肾功能不全。但她并没有听从医嘱规范用药,反而自行寻求偏方和中药治疗,日常饮食也不加控制,爱吃油腻的食物,体重一度高达160斤。三年多前,她不得不开始长期血透,但依然没有改变生活习惯,每次透析都要脱去4~5公斤水分才能维持体内平衡。
“如果早点重视,不至于走到这一步。”医生痛心地说。面对这样一个“棘手”的病人,李惠利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。胃肠外科医生张智勇主刀进行“嵌顿疝复位修补+肠部分切除”,而几乎同时,肾内科值班医生王依娜紧急会诊,血透护士张灵芝连夜从家中赶回医院,在手术室内开展床旁血透,一边降钾一边手术,为生命争取时间。
最终,手术顺利完成。小夏在ICU(重症医学科)过渡后转回普通病房,在肾内科主任徐鹏杰、血透室主任张豪杰等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逐渐康复,目前已平安出院。
这次“双通道”救援展现了李惠利医院肾内科与外科、手术室、麻醉科等多学科的高效协作能力,医生也再次提醒市民:尤其是慢性病患者,一定要遵医嘱治疗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——健康,从来没有“偏方”可言。
(肾内科:高依依)
